还记得交接那天,不到三岁的晴晴居然就敏锐地察觉到了我这一“走”不是简单的出门遛弯,顿时扑到我跟前,用力拉着我的衣服。
我忍着泪故作轻松地哄她,小丫头却只是瞪大眼睛看着我,抽着鼻子泪流满面,发出低沉的呜咽,怎么都不肯松手。
看着眉宇间像极了妻子的孩子,我百感交集,恍惚间这个拽着我的不是女儿,而是死去的妻子,哭着像是要解释什么,又像是在祈求原谅……
那个场景,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记忆里。
根叔帮我把孩子从三岁带到了七岁,我独自在外奔波,饱尝曲折艰辛,好在那些年经济形势不差,一番折腾后也算是回到了正轨,我这才把女儿接回身边。
那几年我只要有空闲就会去看她,其实本质上还是聚少离多,孩子虽说对我也很亲,没什么明显的隔阂,但有什么事还是会第一时间找爷爷奶奶和姑姑(根叔根嫂和二妮),这种疏离感一度让我很难受。
值得庆幸的是,根叔一家在养育晴晴方面的确是下足了功夫,孩子吃得白白胖胖,性格心态也是善良纯真。
为了不耽误孩子成长,根叔还给晴晴报了镇上的幼儿园,每天都是骑摩托车亲自接送。
几年下来,女儿不但没有输在起跑线上,甚至还在他们的教导下,锻炼出了让人咋舌的自理能力。
别人家六七岁的孩子还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我的晴晴已经不需要照顾了。
后续内容已被隐藏,需要VIP会员才能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