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兴坊的一处大院内,位于砖块覆盖下的地下室中,四周稍隔一段距离便挂有油灯,为通行提供照明,这里的隐蔽性也使其成为了许多上层儒教士大夫官员的密会策划议论之所。
“看来现在这个皇帝打压我们儒生士大夫的意志是如同铁了心一般,再怎么说也肯定无法挽回了,你们看应该怎么办才更好?”坐于地下室正席的侍中桓彦范带着疑问的语气说道,他就是这座宅邸的主人,现在因为一群国子监太学生失意之余打架闹事,遇上皇帝李重润一行被惩处,他深感不满,知道这很可能引发后续的斗争,因此想提前做好准备。
“桓侍中现在也后悔当年做这个忠臣了吧?士人之中不满之人不少,我们如果想改朝换代,也可以试一把,褒圣侯身为孔子后裔,名望足以统领天下儒林,你们看怎么样?”耿公兼监察御史赵彦昭先是表露出一脸嘲讽的笑容对着桓彦范,之后对着褒圣侯孔崇基又是一脸谄笑的恭维道。
“不可不可!孔子历来以素王之名受到供奉,如若诸公推举在下继位称帝,假使事败,当遇满门抄斩之悲惨下场,我等亦将身败名裂,儒教或也不可免于唾弃,我可坚决不能当这个头!”褒圣侯孔崇基顿时猛摇双手,脑袋如同拨浪鼓一般左右摆动着,表达着坚决的拒绝之意,他深知作为孔儒的代表,自己的家族数百年来一直居于富贵之地和处在精神领袖位置上,要是直接称帝,倘若失败了,那会导致自己家族乃至儒教学说的身败名裂和破产。
“既然褒圣侯是坚辞不受的态度,你们觉得有何人选更为合适?”桓彦范再次发问,想从众人中寻找合适的答案进行讨论思考。
“此番复唐方才不过数年,诸多施政在庶民与禁军内深受爱戴,还是得从李氏内部求得适当人选,方才适合安定人心。”博陵公兼太子太师崔玄𬀩不紧不慢的说道,身为世家大族位居前列的他,出于稳妥考虑之下,还是准备在皇室内择取合适对象扶持。
“下官与相王一家乃至卫王有些许交情,同谯王则更为亲密,其将卑职视作好友,不知各位大人有无从中挑选合适之人扶持之意?”秘书少监郑愔带着试探的语气询问道,他与这些近支皇族的交往,使其认为有顺利挑动内斗,为己所用的意图。
“你这是什么馊主意!武三思他们去年就试图拉动谯王和宋王,意图推其为己傀儡,对方反而拒绝,让他们提前暴露从而失败,他们两大家子人经过这诸多斗争反而更加团结,要是你这意图表现了,还引起怀疑和敌视,我们不就都危险了吗?”耿公兼监察御史赵彦昭发出了激烈的斥责。
他怕这个企图如若失败,偷鸡不成蚀把米,会重蹈燕钦容的覆辙,乃至让自己的整个集团暴露。
“小的认为,当今广州都督,成王李千里最为合适,彼为前吴王李恪之嫡长子,任岭南安抚讨击使与广州都督已近二十年,辖区内统领十万军兵,在长期征讨南方诸蛮中训练有素,多处港口与外国通商,收入颇为丰厚,且当日太宗在时,称吴王英果类己,父子二人均深有名望,其实力甚为可观,为帝位最佳人选,各位大人有何意见?”一旁的虢国公杨思勖尖着嗓子提出了看法。
后续内容已被隐藏,需要VIP会员才能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