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城的秋阳,金箔般熔炼,泼洒在方艺璇栗色的发浪上,漾起一圈圈甜腻的光晕。
她是这新生园圃里开得最喧闹的花,鹅黄、浅粉、奶白,皆是精心调制的蜜糖,涂抹在玲珑的骨架上。
眼波流转,是淬了蜜的钩子,唇瓣饱满,是熟透的浆果。
所到之处,空气都稠了些。
方艺璇的美,是明媚的、富有生命力的,像初夏清晨带着露珠绽放的玫瑰。
一米六五的身高玲珑有致,比例优越,天生的衣架子。
她深谙如何放大自己的优势。
在凌汐出现之前,方艺璇就是莲城大学新生中毋庸置疑的焦点。
开学伊始,她就吸引了无数目光。
开学典礼上,她只是作为新生代表之一上台领取学生证,那短短几十秒的亮相,甜美的笑容和落落大方的姿态,就让台下不少人记住了“那个穿裙子的漂亮新生”。
很快,她的名字就在小范围内传开。
走在林荫道上,她能感受到背后或身侧投来的、带着欣赏和探究的目光;食堂里,总有陌生的男生试图坐到她附近的座位;各种社团招新,负责人们看到她走近,眼睛都会亮几分,热情地递上宣传单。
她像一块天然的磁石。
加入学生会外联部后,她的美貌和亲和力成了无往不利的武器。
与商家洽谈赞助时,对方负责人很难拒绝这样一个笑容甜美、谈吐得体又赏心悦目的女孩。
她提出的方案未必是最完美的,但她总能用自己的方式让对方感到舒适,愉快地达成合作。
部长不止一次在例会上表扬她:“艺璇就是我们外联部的门面担当!”
竞选晚会主持人,对她而言更是如鱼得水。
站在聚光灯下,穿着合身小礼服,她毫不怯场,声音清亮悦耳,串词流畅自然,偶尔的小幽默恰到好处,将晚会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台下掌声雷动,无数目光聚焦在她身上,充满了欣赏、羡慕甚至倾慕。
那一刻,她就是舞台的绝对中心。
街舞社里,她虽然不是基础最好的,但她学得快,节奏感强,更重要的是,她身上那种蓬勃的活力和自信极具感染力。
排练时,她总能带动气氛,让有些枯燥的基础训练也变得有趣起来。
学姐们喜欢她,社里的男生也格外照顾她。
她像一颗精心打磨的钻石,在莲城大学这片新天地里,努力地折射出属于自己的、璀璨夺目的光芒。
她的朋友圈是精心打造的美好生活图鉴,每一张照片都光线完美,构图讲究,记录着她活跃在校园各个精彩角落的身影。
她享受着这种被关注、被喜爱、被需要的感觉。
在302室,她自然成为了最活跃的那个,努力用自己的热情和分享,温暖着略显局促的姜娜、温婉内敛的苏小雨,也试图融化凌汐那层清冷的边界。
她的小太阳人设,在凌汐的光环尚未完全显现时,是温暖而自足的。
直到那则帖子,像一颗裹着冰碴的石子,投入她精心维持的池塘。
《理性探讨:物理系那位新生,是建模脸成精还是仙女下凡?》这个帖子像病毒般在“青莲池”论坛蔓延开,当“凌汐”这个名字以一种近乎神话的姿态席卷校园时,方艺璇的世界,悄然发生着微妙的倾斜。
最初,方艺璇是带着一种旁观者的新奇和一丝与有荣焉的心态看待这一切的。
她甚至会在宿舍里,拿着手机,笑着把那些夸张的评论念给大家听:“哇,汐汐你看,他们说你像天仙下凡诶!这张偷拍把你拍得好像电影海报!” 凌汐通常只是淡淡瞥一眼屏幕,眼神毫无波澜,仿佛讨论的是别人。
方艺璇很快发现,“凌汐的室友”这个身份,开始像一个巨大的、无形的标签,牢牢地贴在了她身上,其分量甚至开始隐隐盖过她自身的光芒。
起初,这种关联性确实给她带来了额外的便利和关注,她甚至有些沾沾自喜地利用了这一点。
“哦!你就是方艺璇?久仰久仰!你跟凌汐一个宿舍的对吧?幸会幸会!”在一次跨院系的学生会联谊活动上,一位其他学院的副主席主动向她伸出手,语气热络,眼神里闪烁着明显的兴趣,但那兴趣的源头,方艺璇心知肚明。
她笑容灿烂地回应,巧妙地引导着话题,最终成功为外联部争取到了一次合作机会。
她甚至开始“享受”这种成为“信息桥梁”的感觉。
当别人向她打听凌汐时,她总是热情回应,分享一些无关痛痒但又能满足好奇心的细节:“凌汐她作息超级规律,像机器人!”“她看的书好多都是英文的,超厚!” 她觉得这不过是锦上添花,自己依然是掌控局面的人。
一次至关重要的赞助洽谈。
方艺璇为这次洽谈准备了整整一周,熬夜修改方案,精心挑选了最能体现专业又不失亲和力的着装,化了无懈可击的妆容。
洽谈过程堪称完美,她逻辑清晰,表达流畅,成功说服了对方负责人,拿下了一份对部门意义重大的合同。
走出会议室时,她内心充满了成就感,脚步都带着风。
对方的负责人亲自送她到电梯口,脸上带着真诚的欣赏:“方同学,你的方案非常出色,沟通能力也极强,未来前途无量。” 方艺璇心中喜悦翻腾,笑容发自内心地明媚。
就在这时,负责人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很自然地补充了一句,语气带着纯粹的好奇:“对了,方同学,听说你和贵校物理系那位凌汐同学是室友?她本人是不是比照片上气质更特别?感觉是个很有意思的女孩。”
方艺璇脸上的笑容,瞬间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心脏仿佛被一根细小的冰针,不轻不重地刺了一下。
刚才洽谈成功的巨大喜悦,如同被戳破的气球,“嗤”地一声,迅速瘪了下去。
她努力维持着嘴角上扬的弧度,甚至让笑容看起来更灿烂了些,声音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啊…是的,凌汐她…气质是挺独特的。” 电梯门缓缓合上,光洁如镜的电梯壁清晰地映出她此刻的模样——妆容依旧精致,眼神却有一瞬间的失焦,那精心维持的笑容,此刻看来竟有几分空洞。
周末的咖啡馆人声鼎沸。
方艺璇是磁石,将几个新结识的同伴吸附在卡座里。
她穿了新衣,藕粉色,柔光似水,衬得颈子如新剥的嫩藕。
耳垂上两粒珍珠,是她刚犒赏自己的战利品,随着她眉飞色舞的讲述,在碎发间若隐若现,引着同伴的目光流连。
快闪活动的策划,她是灵魂,点子像煮沸的泡泡,咕嘟咕嘟往外冒。
“道具要夸张,颜色得炸!像……”她手臂挥动,珍珠划过光弧。
“快看!”一个同伴的惊呼像刀片划破空气,手机屏幕像一面招魂幡,“凌汐在图书馆!我的老天爷,这哪是人,是仙掉书堆里了吧!”
所有的目光,粘腻的、好奇的、灼热的,瞬间从方艺璇身上剥离,死死焊在那方寸屏幕。惊叹声浪淹没了她的后半句话。
“这脸!这身材!”
“绝了!真他妈绝了!”
“艺璇!艺璇!”同伴的胳膊肘撞过来,带着兴奋的蛮力,“快看!你们屋的凌汐!她常去图书馆吗?”
方艺璇脸上的笑还在,像一幅挂歪了的年画。
她凑过去,屏幕里,凌汐浸在熔金般的落日里,侧脸线条冷硬如刀裁,沉静得如同亘古的冰川。
她听见自己喉咙里滚出熟稔的热情:“拍得是真好。她…偶尔去。” 身上那件崭新的、柔光水滑的藕粉色衣裳,连同那对莹润的珍珠,顷刻间失了颜色,灰败如蒙尘的旧布。
她成了自己热闹舞台上的布景板,主角的名字一响起,聚光灯便冷酷地移开。
一种被连根拔起的虚浮感,冰冷地漫上脚背。
一次,两次,三次……方艺璇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精心经营、努力闪耀的“方艺璇”光环,正被“凌汐室友”这个巨大的、无形的、无法撼动的影子所覆盖、所稀释。
她引以为傲的社交能力、她熬夜苦战换来的成绩、她精心搭配的衣饰妆容,在凌汐那无需经营就存在的、如同寒夜皓月般的绝对吸引力面前,仿佛都变成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微弱星火。
她依然会在每一个被问及凌汐的瞬间,迅速扬起那标志性的甜美笑容,用热情洋溢的语气回应。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那笑容的肌肉开始有些僵硬,那热情的声音底下,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和……一丝越来越清晰的酸涩。
看着镜子里需要早起一小时精心描绘才能光彩照人的自己,再想到凌汐那张素面朝天、却清冷出尘、天然吸引所有目光的脸,一种名为“不甘”的情绪,像藤蔓缠绕的荆棘,悄然刺破了她阳光明媚的表象。
为什么?
她付出了那么多努力,活跃在每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舞台,为什么大家最终记住的、渴望谈论的焦点,永远是那个沉默寡言、甚至刻意避开人群的凌汐?
仅仅是因为那张得天独厚的脸和那份刻意营造的距离感?
难道她方艺璇所有的努力和光芒,最终的归宿,就只是成为“凌汐室友”这个前缀吗?
这种情绪隐秘而尖锐,连她自己都不愿深究。
她依旧像小太阳一样温暖着身边的人,依旧风风火火地投入各种活动,依旧在朋友圈展示着精彩纷呈的大学生活。
只是,当喧嚣散尽,宿舍里只剩下均匀的呼吸声,方艺璇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上窗外透进的微光,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和淡淡的失落感,会像夜色一样悄然弥漫心头。
她依然在发光发热,但光芒之下,那道属于凌汐的清冷影子,却越来越长,越来越清晰。
莲城大学的舞台璀璨依旧,但方艺璇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有一种人,不需要追逐聚光灯,她自身,就是光。
而她,这个习惯了站在舞台中央的人,此刻正站在那巨大光晕的边缘,身影有些模糊。